羅浮學子臺灣游學第二天|思者無域,行者無疆
第一天的行程雖然很累,但不愿辜負好時光的孩子們第二天早早起來了。
晨會時,老師問孩子們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此時此刻的感受會是什么?大家分別用難忘、痛快、成長、收獲這些詞語來形容。
其實,好戲才剛剛開始呢……
01漫步臺北街頭,感受風土人情
今天關鍵詞:自律、規則、學習、友愛、累、責任感……
今天的活動當然是相當豐富。
從莊嚴肅穆的國父紀念館到讓孩子們充滿疑問和好奇的中正紀念堂,再到曾爺爺曾經工作過的臺灣師范大學;從時尚熱鬧的西門町,再到燈火輝煌的士林夜市。
為了更深入感受臺灣風土人情,出行工具特意不安排大巴車,孩子們搭乘捷運游走于臺北的大街小巷。
熱情好客的餐廳老板,鶴發童顏的紀念館志工,活力四射的街頭舞者……孩子們一路觀察、一路體會;一路思考,一路傾聽,每一步都不白走,每一步都是成長!
02家族生活就是最好的國學課
剛剛成立的三個家族——鳳梨、明潭、成功,一看名字就和臺灣有關系,三個族長并不是學校里的“老領導”,而是這次畢業旅行自薦產生的“新班子”,所有的族員也是新的,大家要在一起迅速的彼此了解磨合,完成這幾天的共同學習和生活。
昨天還找不到感覺的族長們,今天就進入了狀態:
每次要出發的時候或者是到了新的地方總是馬上清點人數;
乘坐地鐵迅速的看清線路,提醒族員在哪里換乘,在哪里下車;
乘坐扶梯和過馬路的時候提醒大家站成直線,走斑馬線;
完成任務的時候身先士卒,永遠沖在最前面;
掌管著家族的“公款”,廉政清白,公正公平……
行走一條線!過馬路只有斑馬線!
論語里說:“其身正,不令而行“,族長們身體力行,族員們自然是默契配合。今天孩子們守規則、講文明,走到哪兒都是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這就是最好的國學課,最好的生活課。
我們創造機會讓每個孩子都有體驗的機會,當他們心里有了集體、有了他人,格局自然就大了!
03臺師大里靜悄悄,羅浮學子品學習真味
如果有可能,每去一個地方一定要帶孩子去大學里走走,哪怕只是在校園里坐坐都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氣質、不一樣的境界。
孩子們都很有福氣,今天的天氣也是非常好,涼風習習卻沒有下雨,臺灣師范大學已經放暑假了,只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學生,可是校園里的大樹啊、小草啊、雕塑啊卻悄悄告訴孩子們這里是學習的好地方,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
我們來追尋曾爺爺的腳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增長智慧,所以我們選擇在校園的一角靜靜的回顧這一天的經歷和故事。
于是,
文文靜靜的小姑娘在認真的寫著畫著,
活潑帥氣的小男生也用自己的方式認真記錄著,
時光在美好中一寸寸溜走,換來的是孩子們生命的滋養!
掏出筆記本,或寫或畫,總結記錄下一天的收獲。
涼風習習,臺灣師范大學的一角,孩子們坐在長椅上,掏出筆記本總結一天的見聞和感受,回憶今天經歷的幾個地方的印象。
04孩子,老師看見了不一樣的你
“如果不是外出活動,我真的發現不了他身上原來有這樣的優點,每次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是小J第一個沖出去解決,這讓我重新對教育有很多思考!“老師由衷地說。
分數高、成績好的孩子在活動中也許會顯得沒有那么突出,因為優秀成了一種習慣,反而害怕出錯。
而平日里找不到成就感的孩子可能在活動中更能顯示出自己優勢。比如方向感很強,敢于和陌生人溝通,抗挫折能力很強……這些都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如果僅僅只有課堂內,又會有多少孩子會被忽視?
我們帶著孩子和老師一起活動,就是為了讓孩子和老師們彼此更加了解,全方面的了解,也能看到教育更廣更深的范圍。
只有老師看到了,孩子們感受到了,才能實現因材施教,才會讓所有的孩子都自信起來!
今天只提供目的地,行走線路自己查找!
05你是我們的“寶”,我們是你的腳
這次的畢業游從沒開始就注定不平凡,因為我們中有一個腳受傷的小豪同學。
從大家全體舉手表態要帶著他一起來臺灣的那一刻起,全班同學就都是他的雙腳,要陪他一起行走。
不管是高大的男同學,還是秀氣的女孩子,大家誰都樂意推著小豪走,甚至大家還會為了多照顧他一下爭搶起來。
大隊伍會為了他慢下來,合影的時候會把他放在中間,走到哪里大家都要先看看哪里有特殊通道。這幾天小豪的臉上一直掛著淺淺的笑容,那是幸福的樣子。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對于照顧小豪的同學們來說這也是一種幸福,“給”永遠比“得”獲得更多喜悅和快樂。
寸步不離的陪伴……
善良是一顆種子,一旦種下就會生根發芽,路上孩子們遇到乞討的殘疾人,會把身上的錢慷慨相助,他們說:因為我們是羅浮學子!
孩子們,你們是父母老師的驕傲,也是羅浮國附的驕傲,更是祖國的驕傲!
明天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