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活體驗:這樣“聽”孩子愿意說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在我們初中預科班的演講課堂上,孩子們對生活的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著實讓人心頭為之振奮。
演講課是未來初中部一門重要的訓練課程,我們先睹為快,一起來看一節演講課堂實錄吧。
世界是多樣的,生活是多變的,問題是復雜的,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觀察,需要分析、需要判斷,因此演講課程不僅僅是對文字組織、語言表達的訓練,還是提升學生勇氣和自信的工具,更是孩子們在思辨、表達的過程中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依托。
不僅如此,在演講的過程中,孩子們還可以學會良好的禮儀姿態,學會傾聽和同感理解,從而提升修養和擴大格局。
【壹】思考&破題
“什么是演講?”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演講?”
“怎樣提升自己的演講水平?”
“演講有哪些基本技巧?”
……這些問題孩子們在課堂上一一了解。
【貳】觀摩&研究
然后觀摩各種類型的演講。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以前也有不少孩子看過演講的節目,可是只是看看熱鬧,在演講課上孩子們的總結就很到位:
他們能看到演講者上臺前做了很充分的準備,也能看出演講者雖然很緊張但是能夠盡可能自我調節情緒;
他們能看出不同的演講者有不同的風格,有的是輕松幽默的引人深思的,有的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
他們還能看出一個好的演講者是會講故事的,而講故事的前提是有感悟的真實經歷。
【叁】討論&實戰
這周一的演講課,孩子們開始了第一次實戰演講。
這次的演講題目是四個小組自己擬定的,每組一個題目,分別是:《孝敬》《如何看待游戲》《食物的故事》《讓人心疼的經歷》。
小組討論演講提綱的時候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出主意,有的負責記錄,短短的幾分鐘商量準備后每組的代表上場了。
每個孩子都彬彬有禮,每個孩子都能順暢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從每個孩子的表達中都能看到他們美好的內心世界。
關于《孝敬》
孩子們說“孝敬,從生活中的小事給父母關懷”,說“做好自己不讓父母擔心”;
從詩文中的孝親典故說到身邊的關愛父母的平凡故事;
從表達對自己父母的孝敬,到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大孝……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一直提倡的“孝道”,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顯現出教育的力量和方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于《如何看待游戲》
游戲是大人們最頭痛的“敵人”,聽聽孩子們怎么說。
孩子們沒學過辯證法,但是《易經》的智慧悄悄地浸染了孩子們的心:
游戲本身沒有問題,更不是洪水猛獸,如何讓自己學會甄別、學會控制;
如何不沉迷于游戲,而是在游戲中發展思維、拓寬知識才是應對之道。
孩子們會列舉新聞報道中游戲成癮的例子,還提到了自己其實很理解爸爸媽媽們的憂慮,聽了這樣的表達心里頓時讓人暢快了不少。
游戲再“可怕”,也要相信孩子們可以戰勝游戲、戰勝自我。
關于《食物的故事》
普通的食物話題,因為有了媽媽用心切的土豆絲變得美味、變得有溫度,這個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孩原來有這么細膩和溫暖的情感,所以愛就是要常常表達!
關于《讓人心疼的經歷》
“生活總會有那么一些讓人心疼的瞬間和經歷,好在絕望的盡頭總會有新的希望出現!”“我不想徹底忘掉那些難過的經歷,因為這樣會讓我更加珍惜幸福!”當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分享出來的時候,就像看到了一朵淡雅但怒放的花兒,讓人心頭一震。
演講者也是傾聽者,傾聽者也是演講者。
傾聽勝過任何說教。當我們給孩子一個真誠表達的機會,遠勝過對孩子千言萬語的說教。孩子們變得勇敢、柔軟、更加真誠和光明。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中學部二號公告將于本周公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