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 | 龍馬精神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大門叫龍馬門,上面有一對由龍和馬組成的浮雕。
為什么要放龍馬?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育人目標是:
【龍馬精神 羅浮君子】
何為龍馬精神?
今天是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故稱“龍抬頭”,其時各地有慶祝“龍頭節”的習俗,以示敬龍祈雨,請老天保佑豐收。
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龍”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種深厚的文化積淀,它一種符號,一種意緒,更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
在“龍抬頭”的時刻,讓我們來領悟一下曾仕強教授講的“龍馬精神”吧……
乾坤在教育方面,就叫龍馬精神。
大家知道,《易經》中乾卦以龍德為喻,乾卦六爻可歸納為潛龍、現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六個階段,都是以龍來作比方或作例證。
坤卦以馬德為喻,而且還是以牝馬也就是母馬為比方,卦辭中就有“元亨,利牝馬之貞”的詞句。坤卦六爻可歸納為履霜、不習、含章、括囊、黃裳、龍戰六個階段,其實質也都是講馬的。
乾是天,龍才能飛上天,所以乾用龍。坤是地,用馬,因為馬在地上跑得很快,只受一個限制,就是龍往哪里走,它就往哪里跟,這樣就叫做龍馬精神。而龍也有責任,要走正確的方向,如果帶錯了,將來就會和馬同歸于盡。
所以,龍馬精神就要求領頭的人要端正方向,保持良好的速度,同時要看左右有什么障礙,并事先加以排除,這樣牝馬才有辦法一路地追隨上來。
也就是說,乾卦講有為,講創造,講進取;坤卦講無為,講收斂,講配合。
在易經廣場習卦
孔子為乾卦所作的《大象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坤卦所作的《大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從乾坤兩卦中總結、提煉出來的人文精神。
如果一個人既能夠在進德修業上積極進取,又能夠在生活或者工作、事業上心無芥蒂地配合他人;或者說既會做好帶頭的領導、負責人,又會做好配合的下屬、員工,就是既能當龍,又能當馬,那可實在是了不起的人。
這樣的人,不論放在哪里,都能夠做個恰如分的人,當然就是儒家要求的理想人格了。
校園剪影
再有,如果參透了乾坤兩卦,教育孩子一定是成功的。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這是沒錯的,但應該放在心里,先把孩子當馬來培養,把他培養成良馬,有一天他實力夠了,飛上天去,那就是真正的龍。
如果一開始就把孩子當龍培養,整天只想飛上天,最后眼高手低,連像馬一樣在地上奔跑馳騁都不會,豈不是耽誤了他?
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人講天,一定包含地;講地,一定包含天。實際上,龍就是馬,馬就是龍,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一匹馬很能干,當它可以飛到天上去的時候,如果你說它是飛馬,別人一定會笑話你:馬怎么會飛呢?那是龍!所以,一匹馬飛到天上去的時候,它就叫龍。
反之,即使是龍,如果一輩子飛不上天,一直趴在地上,那就連馬都不如。所以即使做不成龍,只能做馬,最起碼也要做良馬才行。
這就是龍馬精神,也就是乾坤人生,這樣的人無往而不利。
羅浮君子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