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天使和魔鬼在打架!
《荀子·修身》有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我”與“物”只相差一筆,但自古以來,人類從未放棄對兩者關系的探尋。
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似乎我們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
可是,一旦沒有了電子產品,我們能做什么?
羅浮國附挑戰周,挑戰在升級——停掉電子產品一整天!
手機、電腦、電視就在身邊,孩子們能忍住不看嗎?
沒有電子設備,他們怎么打發時間呢?
天使和魔鬼在打架
這張圖是網上流傳的新版馬斯洛需求理論。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的依賴,可見一斑。
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停用電子產品一整天,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有孩子在總結時說:這種考驗,就像是自己的腦袋里有天使和魔鬼在打架。
有的孩子一開始就不想挑戰,用手機看了綜藝節目。
有的孩子內心知道要不要去做,但最后還是沒有忍耐住,一番糾結后還是玩了手機。
有的孩子在忍受煎熬,“沒有手機的一天太難熬了,感覺一天像平常的一年那么長。”
有的孩子在體驗艱辛,“沒有手機的一天太難了,想畫畫沒有素材,想查資料也查不了。”
不光孩子們在挑戰,我們的老師同時也在挑戰。
一位老師挑戰失敗后感慨地說:失敗的感覺很不好,很有挫敗感。以后教學一定設計有梯度層次的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感覺。越成功越快樂,越快樂越勇敢,越勇敢越成功。
在挑戰過程中,孩子們會受到各種誘惑。但是,我們欣慰地看到,在受到誘惑之前,他們都會和自己抗爭一番。面對誘惑也會做心里建設,無論挑戰成功還是失敗,我們的孩子都誠實地反應了情況。
不管你挑戰的結果如何,真實最重要!
每個孩子都潛力無窮
挑戰過程中,更多的孩子則主動去找事情做。
沒有電子產品,他們化身小廚師,和家人一起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沒有電子產品,他們變成設計師,普通的撲克牌在他們的巧手下,變成了一件件絢麗的藝術品。


沒有電子產品,幾個礦泉水瓶,也可以做成室內保齡球館。
沒有電子產品,靜下心來看看書,盡情地和古圣先賢對話。
我自己動手,我才有本事。
真正綁架你生活的,從來都不是電子產品,而是你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什么東西。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迅速付諸行動,有理智、有智慧、有本事的人,才是我們要培養的有龍馬精神的羅浮君子。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人的一生生都在處理好三種關系,第一是人與物的關系,第二是人與人的關系,第三是人與內心的關系。
在挑戰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可以看到、感受到自己的自制力、定力、耐力、自我安排的能力,同時也能找尋到自己的心,你最喜歡做的事情!
我們讓孩子親身經歷、真實感受;
讓孩子學習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的關系;
致良知,養人性,長智慧!
這比每天抓取孩子所有時間去灌注知識要重要的多!
相信擁有正確對待和處理物品的態度和方式后,孩子一定會收獲怦然心動、光輝閃亮的每一天!
挑戰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