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一天不吃飯,這是什么課程?
斷糧一整天,除了白開水,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
本周一,羅浮國附的孩子們收到了學校布置的這樣一個“作業”。
不是要抓緊一切時機讓孩子好好學習嗎?
不是要好好呵護孩子的身體嗎?
孩子餓了怎么辦?
孩子堅持不住了怎么辦?
......
讓孩子一整天不吃飯,這算什么課程呢?
本周,羅浮國附的學習內容有點特殊。
除了網課的學習,孩子們迎來了“真”挑戰周。挑戰周的第一天,當“斷糧一整天“的挑戰任務發布后,家長群里立即“炸開了鍋”。
有的家長以為是讓孩子體驗養生之道,有的以為是給孩子清清腸胃,更有爺爺奶奶聽說孫子作業是斷食,感到非常郁悶不理解。
不過,聰明的家長們很快就領會了老師的用心良苦,并踴躍報名和孩子一起參加挑戰。
挑戰開始了,這時候就更有意思了。
有的孩子堅持了一小會兒,就開始打退堂鼓;
有的孩子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讓自己的放棄順理成章;
有的孩子堅持不住了,想了各種辦法克制自己的欲望;
(疊衣服分散注意力)


有的孩子不僅能堅持,還能抵制各種誘惑……
是迎難而上,還是果斷拒絕?
是有自己的想法,還是看看周圍的反應?
真實的狀態下,孩子呈現了各種真實的反應。
真感受
斷糧一天下來,來聽聽孩子和家長們的心聲。
“和爸爸從昨天早上到現在,只喝水,一粒米未進。現在才開始吃久違的美食,感覺有東西吃的日子太幸福了。”
”
“完成了目標,已共進早餐,吃飯前每人發表感受,大家一致認為要珍惜糧食,原來肚子吃飽就是幸福。”
”
有了饑餓的體驗,原來幸福這么簡單!
有家長聯想到了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現在孩子很難有這種經歷了。”
”
還有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挑戰的過程中,悟出了家庭教育之道:
"今天的挑戰,讓自己深刻的覺得,父母是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的,不是說我們當了父母后,就是不用成長的,要是我們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
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感受,所以有了這次經歷,家長更能理解孩子。
“我自己選擇,我才能負責。”
如果我暫時不能做到,那么首先我要做個真實的人,在真實的狀態下才有可能去調整自己!
真智慧
羅浮國附這樣課程設計,肯定不是單純的讓孩子餓一天,也不是為了過年清清腸,養養生,更不是為了折騰孩子。
我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有真感受,感受生活的變化無常。
今天孩子們所見到的,是他們自從出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場景。
城市實行管控,學校推遲開學,街道空無一人,社區閉門禁行——這是你正在面對的世界,你從未想到,也不曾預見。
這些場面,出乎意料;這些景象,猶如電影。
這個世界永遠充滿不確定性。
你不知道你未來是什么樣子,我們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
但今天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確定中找到一種確定。
能夠在不確定中確定的,應該是每一個人在當下所付出的行動,以及對未來所持有的信心。
在人類世界進程中,無論面對饑荒、瘟疫、災害,無論歷經坎坷、跌宕、艱險,我們始終在不確定中確信——光明能驅逐黑暗,知識能消褪愚昧,溫暖能融化寒冰。
課程是老師們設計的
生活卻是無比真實的
我們就是用這樣的課程
來觀察孩子,鍛煉孩子!
挑戰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