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這才是我想要的學校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
——蘇霍姆林斯基
11月22日,羅浮國附“家長開放周”活動圓滿落幕。為期5天的開放周,近300位家長走進校園,近距離感受國學現代化和生態化教育的點點滴滴。此外,活動還吸引了東莞石龍二中、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上海廿一文化集團、東莞沙田鎮校長團等知名公辦、民辦學校、教育集團及教育機構前來參觀考察。
對孩子們來說,在爸爸媽媽的親身陪伴下學習,這是溫馨難忘的一周;
對家長們來說,零距離見證孩子們的成長,這是充滿期待的一周;
對教育界人士來說,探索素質教育發展之道,這是共謀發展的一周;
在這一周時間里,我們迎來了一群老朋友的相聚,更吸引了許多新朋友的到場,我們看見了笑容,聽到了贊嘆,收到了建議,讓我們和大家一起感受這個不一樣的開放周。
看 這里的環境很優美
羅浮山下,四季如春,陽光、空氣、清風,這里是天地間的書香之地,也是孩子們的嬉戲樂園,這里是孩子們浸潤國學、接觸自然、體驗生命、強健體魄的絕佳之地。




在羅浮國附,開放周的任何一堂課,不試教,都是裸課模式。每一個家長都可以走進課堂,見識我們不刻意準備、絕不作秀的“裸課”。
“走進課堂和孩子們一起上課,我們仿佛也回到了學生時代。”一名家長說。
家長們更直觀的感受是,和傳統課堂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孩子相比,這里更側重于“不告訴的方式”,啟發孩子自己猜想、求證、恍然大悟;引領孩子去思考,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

開放周期間,家長不僅可以體驗當學生,還可以走上講臺,體驗當老師。只要你有勇氣,沒有什么不可以!

|開放周父母課堂
父母課堂上,一位爸爸給孩子們從甲古文“家”字開始,慢慢引導如何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孩子銘記了自己什么時段該做什么事:少年積福;中年造福;老年享福。無形中,給孩子們種下了責任、擔當這顆種子。
還有一位爸爸給孩子們分享了自己創業的成功秘訣,孩子們收獲了努力、堅持不放棄、創新、志向等優秀品質。
這就是我們的課堂,相比于為了考試而學習,我們更注重引導孩子,為了自己以至他人未來更美好的生活而學習。
曾仕強教授教導我們:大家憑良心,時時立公心,自己先力行。傳承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在課程中、活動里,它還包含著與師生校園生活相關的一日三餐。
開放周期間,家長們走進食堂,和孩子共享同一頓餐,一蔬一飯中感受到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和人心的味道。

或許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家族制的魅力。從家族會議到族長高管會議,家長們發現了孩子們平日里看不到的一面。


|家族高管會議
開放周期間,每天午餐后,到校家長與學校教師、校長、董事齊聚一堂,開展教育沙龍。期間,家長朋友們暢所欲言,對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此外,家長朋友們對學校不了解的地方,老師們都一一答疑解惑。

孩子今年9月入學,雖然只在學校讀了兩個月的書,但變化非常大:每個周末回家會主動做早餐;和弟弟鬧矛盾后,不再像以前任性,有哥哥的樣子,會主動調和;孩子的自理能力更強了,能在整理家務中體驗到快樂。我覺得孩子學會了向內心看;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學知識時,我的孩子已經在學做人了。
孩子以前有厭學情緒,轉到這個學校后,這里的老師非常有愛心,把每個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孩子現在不僅不厭學,還對上學有了期待,在學校里生活得非常開心。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代表來我校參觀學習


|東莞沙田鎮校長團來校參觀學習
羅浮國附以“齊家”為核心課題,抓得非常好,學生能把讀到的,感悟的經典在實際社會上去應用,然后內化成自己的道德情感,這非常難能可貴。
學校以三國標準為辦學理念,定位非常準確。國學根基,國際視野圍繞國家標準服務,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發展;三部經典抓住了傳統文化最經典、最重要的部分,體現了國學根基和國際視野。
羅浮國附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現在的考試中非常具有競爭力。我們追蹤過中高考成績變化曲線,凡大考能力強的孩子一定會勝出。

|上海廿一文化董事長李威為全體教師講課
一所陽光的,一所開放的,一所真正有國學根基的學校已經出現了。你們的學校在培養當代的具有中國傳統智慧的當代人,你們沒有復古,沒有封閉,沒有培養當代的古代人。一個與時俱進的學校,是有著光明未來的學校。
——李威(上海廿一文化董事長,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多年)
開放周結束了,讓我們欣慰的是,除了家長,全國有許多教育機構來到學校參觀指導,提出寶貴意見。我們的教育模式,還得到了朋友們的許多肯定甚至贊譽。對此,我們感到歡欣鼓舞!
但我們深知,我們也有很多不足,我們要展現的僅僅是在教育探索路上努力的痕跡和用心的姿態,而不是完美。
同時,開放周是展現,更是尋求,尋求朋友的指引。我們把每一點肯定與提醒,都積攢為勉勵我們前行的動力,在教育路上,與更多朋友一道,共同求索,共謀發展,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