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
很多家長都納悶: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都越考越好呢?
其實,考試的功能有兩種,即檢驗和選拔。
除了中高考、競賽類考試以外,其余幾乎都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試卷分析是考試過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實際上,與獲得分數相比,試卷分析才能讓孩子有真正的進步。
小編帶大家一起聚焦羅浮國附七年級的語文期中考試,了解一下如何科學引導孩子進行試卷分析,發揮考試的最大作用,穩扎穩打支持孩子每一步成長。
如何公布分數也有教育智慧
與傳統學校考試前的緊張備戰相比,咱們學校在考試前基本上是一切如常,一派輕松祥和的氣氛:選修課、晚自習、課外活動等都是照常進行。
但是考試結束后,孩子們想知道自己成績的那種迫切心情,在哪都是一樣的!

|學生在考試中
周三上午考的語文,下午試卷還沒改完,晚上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幾個孩子已經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地打聽自己的成績了。那種迫切,那種熱情,已經讓他們忘記了餐廳止語的習慣。
我一再打出暫停和止語的手勢,輕聲告訴他們:“餐廳里要保持安靜,咱們一會吃完飯出去再說!”這幾個孩子都已經吃完飯了,端身正意,靜坐在餐桌座位上,看著我吃飯。面對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這飯吃得好有壓力啊!
我邊吃邊思考,一會兒是直接把分數告訴他們?那太沒意思了!怎么樣能借這個成績的事,讓他們有點思想上的收獲?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和孩子們講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話題。有了!
引導孩子感知成績背后的因果邏輯
等到我吃完飯,幾個孩子追到餐廳外,迫不及待地希望我告訴他們成績。
我不緊不慢地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聽過‘前因后果’這個詞呢?”
“哎呀老師,不要說別的,就說我考了多少分!”
我對孩子們說:“咱們要正確看待考試成績,在了解分數之前,先回顧下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況如何,用了幾分的努力?就可以有個大概的判斷了!這就是考試成績的前因后果!”

|老師在指導學生分析試卷
然后,幾個孩子暫時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回顧。
短暫的安靜之后,他們又開始了詢問:“老師,那我有沒有考到90以上?”
“我有沒有上100分?”
……
同樣都是問,但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們在結合了自己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考試的感受等因素之后,有個大概的估計了!當然,有保守的,也有激進的。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越考越好?
評講試卷時,我給孩子們分享了老師們考試后的一項重要工作:除了批改試卷、統計成績之外,要進行詳盡的試卷分析。
孩子們很好奇,我順勢介紹了試卷分析的方法和目標。比如這次語文期中考試大家較集中的失分點具體有哪些,分別是哪一類失分情況:屬于內容填寫正確且沒有錯別字的;屬于填寫內容錯誤或空白的;屬于填寫內容正確但因錯別字扣分的……再根據失分點,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每一份試卷都有詳盡的分析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又探討了試卷分析的作用:
可以幫助自己認清對各項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下一階段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昨天所做的一切,決定了今天的成績;
今天所做的,將會影響未來的結果。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將成為我們下次考試結果的一個“因”,這又是一個前因后果。
討論接近尾聲,大部分孩子都開始學以致用,埋頭分析起自己的試卷了。
考試結束了,但如何借考試這件事教育孩子們,讓孩子們能正確看待考試成績,可以更積極正向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是我們做老師的應該考慮的事。
也許我們做的還不夠完美,還有待改進,但我會和孩子們一起摸索,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百度釋義】
考試是什么?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考試就是讓一群擁有不同教育資源的人在一個既定的時間點獨立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因此這樣的考試其實就是讓社會中來自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擁有改變自己的機會。
成績是什么?
成績,廣義上來講是某項能力的測試結果,狹義上來講是學習成績,即考試的分數。
成績是一個結果,代表的是過去,是對過去某項活動的總評。
很多家長都納悶: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都越考越好呢?
其實,考試的功能有兩種,即檢驗和選拔。
除了中高考、競賽類考試以外,其余幾乎都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試卷分析是考試過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實際上,與獲得分數相比,試卷分析才能讓孩子有真正的進步。
小編帶大家一起聚焦羅浮國附七年級的語文期中考試,了解一下如何科學引導孩子進行試卷分析,發揮考試的最大作用,穩扎穩打支持孩子每一步成長。
如何公布分數也有教育智慧
與傳統學校考試前的緊張備戰相比,咱們學校在考試前基本上是一切如常,一派輕松祥和的氣氛:選修課、晚自習、課外活動等都是照常進行。
但是考試結束后,孩子們想知道自己成績的那種迫切心情,在哪都是一樣的!
|學生在考試中
周三上午考的語文,下午試卷還沒改完,晚上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幾個孩子已經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地打聽自己的成績了。那種迫切,那種熱情,已經讓他們忘記了餐廳止語的習慣。
我一再打出暫停和止語的手勢,輕聲告訴他們:“餐廳里要保持安靜,咱們一會吃完飯出去再說!”這幾個孩子都已經吃完飯了,端身正意,靜坐在餐桌座位上,看著我吃飯。面對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這飯吃得好有壓力啊!
我邊吃邊思考,一會兒是直接把分數告訴他們?那太沒意思了!怎么樣能借這個成績的事,讓他們有點思想上的收獲?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和孩子們講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話題。有了!
引導孩子感知成績背后的因果邏輯
等到我吃完飯,幾個孩子追到餐廳外,迫不及待地希望我告訴他們成績。
我不緊不慢地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聽過‘前因后果’這個詞呢?”
“哎呀老師,不要說別的,就說我考了多少分!”
我對孩子們說:“咱們要正確看待考試成績,在了解分數之前,先回顧下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況如何,用了幾分的努力?就可以有個大概的判斷了!這就是考試成績的前因后果!”
|老師在指導學生分析試卷
然后,幾個孩子暫時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回顧。
短暫的安靜之后,他們又開始了詢問:“老師,那我有沒有考到90以上?”
“我有沒有上100分?”
……
同樣都是問,但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們在結合了自己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考試的感受等因素之后,有個大概的估計了!當然,有保守的,也有激進的。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越考越好?
評講試卷時,我給孩子們分享了老師們考試后的一項重要工作:除了批改試卷、統計成績之外,要進行詳盡的試卷分析。
孩子們很好奇,我順勢介紹了試卷分析的方法和目標。比如這次語文期中考試大家較集中的失分點具體有哪些,分別是哪一類失分情況:屬于內容填寫正確且沒有錯別字的;屬于填寫內容錯誤或空白的;屬于填寫內容正確但因錯別字扣分的……再根據失分點,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每一份試卷都有詳盡的分析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又探討了試卷分析的作用:
可以幫助自己認清對各項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下一階段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昨天所做的一切,決定了今天的成績;
今天所做的,將會影響未來的結果。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將成為我們下次考試結果的一個“因”,這又是一個前因后果。
討論接近尾聲,大部分孩子都開始學以致用,埋頭分析起自己的試卷了。
考試結束了,但如何借考試這件事教育孩子們,讓孩子們能正確看待考試成績,可以更積極正向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是我們做老師的應該考慮的事。
也許我們做的還不夠完美,還有待改進,但我會和孩子們一起摸索,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百度釋義】
考試是什么?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考試就是讓一群擁有不同教育資源的人在一個既定的時間點獨立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因此這樣的考試其實就是讓社會中來自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擁有改變自己的機會。
成績是什么?
成績,廣義上來講是某項能力的測試結果,狹義上來講是學習成績,即考試的分數。
成績是一個結果,代表的是過去,是對過去某項活動的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