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樊登念念不忘的學校,樊登媽媽也來了!
“這個學校好神奇,原生態醫學進課堂;學生敢直接在課堂上質疑老師,并給出走心證據,課堂反應和諧自然。”
金秋九月,樊登老師的母親——王欣老師作客羅浮國附。在參觀完羅浮國附后,她用“吃驚”二字概括了一天的感受。



(資料圖片:去年8月27日,樊登到訪羅浮國附)
據介紹,這已經是王欣老師第二次來到羅浮國附,其中有她對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有兒子樊登的極力推薦:“媽,你去了廣東,一定要去羅浮山;到了羅浮山,山腳下有一所曾仕強教授創辦的國學院,全國唯一一家靠近5A級景區的國學院,必須要去看看。”



進教室,再進教室,聽課,再聽一節課......王欣老師聽不夠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課。
看學生每一個上課的場景,似乎都可以讓王老師發現教育的“新大陸”。
在羅浮國附,讓王欣老師印象深刻的是:課堂座位是不規則的,學生可以自由互動討論;學校沒有光榮榜,學生們一視同仁......

王欣老師在認真研讀每個家族的檔案
在聽完羅浮國附家族制介紹后,王欣老師表示,把家族文化引入到學校里面,這一點非常難得。“這才是真正的國學!”
頂著“樊登媽媽”的“光環”,王欣更喜歡“王老師”這個稱呼。40年教學工作的經驗總結,6000篇教育日記中精選出的教育典范,100個學生成長教育典型案例,樊登老師今天的成就,一定離不開她的教導。
在生活中,王欣老師經常會遇到熱心讀者這樣的提問:“您這么優秀的兒子,到底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王欣老師講了個小故事。樊登的爸爸是名數學老師,有一天他在備課,爐子上的水都咕嚕嚕開了,王欣提醒他把水灌了,他回答,對不起,我只能干一件事情。
“對不起,我只能干一件事情。”這就是樊登爸爸的口頭禪,無形之中也對孩子產生了影響。
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王欣老師總結出自己教育觀:不要刻意去培養孩子;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座談會上,王欣老師用飽滿的感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將樊登的成長歷程、與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反思娓娓道來,誠懇的態度和嚴謹的敘述也調動了師生們們的情緒,大家積極參與互動和提問,王欣老師逐一給予了耐心的解答,現場的氣氛一度推向高潮。


“羅浮國附是一個非常好的學校,你們走了很多普通學校沒有走過的路,你們把國學落到實處,不僅僅是讀經典,而是實實在在辦國學教育。從教材內容到教學方法,你們從各方面發揚中國的傳統教育,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必定具有高尚的傳統文化美德;必定是一個立天地之間的君子!”
——王欣老師寄語


座談結束后,王欣老師受聘成為羅浮國附《家族故事》總編,開始與羅浮國附新的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