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尋找的國際視野是什么?中國文化!
在喜迎國慶70周年之際,
美國威爾漢姆教育局局長
不遠萬里專程來中國學校取經。
來訪的美國貴賓分別是Dr. Kimberley B.Shaver-Hood博士和安妮瑪麗·菲利昂(Anne Marie Fillion)女士。Dr. Kimberley B.Shaver-Hood博士現任威爾漢姆學區教育局長;曾任黑石學區中學校長;黑石學區教育局副局長;黑石學區教育局局長。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英語老師在交談中了解到,兩位美國教育同仁此次來華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拓展美國學生們“國際視野”。
美國教育尋找的國際視野是什么?
中國文化!
交流中小編了解到一個小插曲,這群美國教育同仁幾天考察下來,并沒有找到具有濃濃“中國味”學校,聽一位家長朋友強烈推薦后,臨時更改行程,才有幸來到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一睹芳容。

Dr. Kimberley B.Shaver-Hood一行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校園。
順著詩經長廊拾階而上,詩經里的植物映入眼簾,和橫梁上濃濃的《風》《雅》《頌》融為一體;法式風格的日知教學樓里,從《易經》到《道德經》,書法家的墨寶,不時點綴著孩子們的繪畫作品......
徜徉在濃郁的中國味校園,美國教育局局長情不自禁連說好幾個“beautiful!”
在星宿廣場孔子的雕像前,美國教育專家們莊重地行祭拜禮。
剛下課的孩子們彬彬有禮,向來賓問好打招呼。
參觀結束后,Dr. Kimberley B.Shaver-Hood表示,短暫的交流已經讓她感受到了濃厚的中國味,她希望美國孩子們也能夠了解學習,這才是她們美國教育在尋找的“國際視野”——中國文化味。非常渴望有進一步了解的機會。
告別時刻,我們羅浮國附為客人送上獨特的禮物——《易經》《道德經》《論語》三部經典,經典里對文言文的解釋,每一個字都是曾仕強教授親自撰寫。
伴隨著王老師中國式的鞠躬,這位美國教育局局長也自然學會了鞠躬禮。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吧。
建校三年以來,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不斷迎來一批批慕名前來的教育同仁。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曾在這里討論國家標準教材制定事宜;
一批批官方和民間的教育專家熱衷于來此交流學習生態化教育的教法和心法;
國學專家和熱衷中華文化的中外友人們,則沖著這里的濃濃中國味而來。
羅浮國附
在國家教育總方針下穩穩扎根國家標準,開好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和活動;
羅浮國附
勇立素質教育改革的潮頭,遵循生命成長規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示范著最硬核的素質教育;
羅浮國附
在全球坐標下,用生態化教育實現國學現代化,扎深國學根基,散發出中華民族的勃勃生機,奪目于世界教育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