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養心第七天|未知的未來最有用
我們的夏令營活動總是很“神秘莫測”,從不提前劇透。
面對未知、不確定的未來,孩子們開始很“操心”,有擔心、糾結、各種猜測分析、各種打探琢磨。
“老師,我睡哪張床?”
“老師,明天下雨怎么辦?”
“老師,這個網能爬嗎?”
“我們去羅浮山做什么,有好吃的好玩的嗎?”
“要找陌生人說話?人家會不會不理我?萬一很兇呢?”
家族內也是隨時有變化發生。
猶記得上次登羅浮山外出活動時,琦琦追著蝴蝶一聲不吭跑開了。面對突發情況,小伙伴們著急的喊他,他卻聽不見,不管不顧跑遠去,大家只好暫停活動去找他。
變化面前,孩子們無一例外的揪著一顆心。
可是幾天下來,孩子們心理有了微妙變化,掛在嘴邊的話也換了風格:“老師是不是又有神秘任務?快點開始吧。”“明天外出一定有新玩法,好好奇啊。”
今天“瘋狂交換”外出活動時,孩子們一下子被撒在陌生的街道上,族長一聲“集合”令下,琦琦一反常態第一個就位,還招呼著其他小伙伴歸隊。
孩子怎么就變了呢?
原來,琦琦私自行動的那天晚上開家族會議總結時,琦琦就舉手第一個發言了。
他說自己看到族員們冒著大太陽來找自己,沒人抱怨他,所以感到很慚愧。他知道錯了,不會再私自離隊了。
今天,集合整隊時,琦琦還眼尖手快地接回了站錯家族的族員。回到家族后還耐心交代說:“我們大家是一個整體,集體活動要跟緊!”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所謂的穩定都是相對的,暫時的。
我們一起來見證:孩子們如何學習“未來變化”的學問,如何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
“一張白紙升值”的挑戰活動中,琦琦緊跟著哥哥,仔細看哥哥怎么選人、認真聽哥哥怎么溝通。
在第四關挑戰時,他不再猶豫,主動請纓:“族長這次讓我試試吧。我知道了要行鞠躬禮、說謝謝,被拒絕了也沒關系,還要記得謝謝人家給了我機會。”
族長把交換來的一本故事書托給了琦琦,他開始尋找可以交換的人。
在一家商場門前有一個賣天地一號蘋果醋的攤位,琦琦走上前自我介紹道:“叔叔,您好!我們是羅浮國附的學生,我們正在進行一次瘋狂地交換活動。我們想用這本書換您的蘋果醋可以嗎?這是本故事書,您可以自己看也可以送給親戚朋友,里面的故事都很好。”說完就行了一個90度的鞠躬禮。
叔叔問她:“天氣這么熱,你們怎么還做活動呀?”
一旁的族長幫腔說:“我們是想鍛煉一下自己勇敢之心。”
叔叔一聽笑了,不僅讓孩子們一人喝一杯解渴,還要送大家一箱天地一號,孩子們可高興壞了。
簡易、不易、變易,是曾仕強教授講述給我們的《易經》之三義。殊不知,還有隱藏的更重要的:交易。做出合理的交易,屬于正常良好的現象。但是要求融合為一,不必要也不可能。定位就是守分,每一個人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如何悟交易之道呢?
細心的孩子們看見攤位上放著一疊宣傳單,就提議:“叔叔,我們幫您發傳單吧!”
說完,孩子們自發做起了小小推銷員,邀請經過的行人前來了解和品嘗。
大家一下子全放開了,對每位陌生人都彬彬有禮,不一會兒就招攬來很多顧客!
孩子們發完傳單后感慨道:“我們家族與天地一號好有緣啊!因為乾是天,坤是地,甲是第一的意思,所以是天地一號!”
變化無處不在,變化經常能令我們措手不及。
總部的終極挑戰來了:把交換到的物品以高于30元的價錢賣出去。
孩子們還沉浸于興奮中,以為前面的路一定也很順。
“我覺得去餐廳比較好。”“我覺得路人會比較渴。”“我認為還是每一家店都問問。”大家很快達成一致: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見人就問、見店就進。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一家店兩家店連續讓孩子們碰了壁:“出去出去,干什么的?”“走走走,我這里不需要!”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一個孩子突然說:“沒關系,我們先不要把飲料搬進去,人先進去打招呼得到允許了再說。”
大家又重回了一點信心。在下一家餐廳中,孩子們介紹自己:“叔叔,您好!我們是羅浮國附夏令營的學生,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瘋狂的交換活動。我們用一張紙換到了一箱天地一號飲料,我們需要把它賣出去,您需要嗎?”
餐廳老板想了想問道:“你們能賣一瓶嗎?”
機智的琦琦立即拆開包裝箱,拿出一瓶來。成功!
久違的笑容又重回孩子們的臉上,繼續沿街售賣。
當走進一家服裝店時,還沒等孩子們給老板娘做完自我介紹,男老板突然從里屋沖了出來大聲嚷道:“你們是干什么的?立刻給我出去。”邊說邊揮舞著大手,兇巴巴的。
史官寶寶立即站上前去給男老板鞠躬行禮,表示抱歉打擾了。
孩子們跟著史官走了出來,大家一聲不吭,孩子們臉有些僵硬、眼里含著淚花。
史官把大家聚攏起來聊道,“孩子們,叔叔可能遇到了煩心事,也可能我們真的打擾他了。我最佩服的是大家被無禮對待了還能繼續有禮。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有禮的、粗魯的、講理的、不講理的。我們管不了別人,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你喜歡有禮的人還是無禮的人?是有禮的人朋友多還是無禮的人朋友多?怎樣做是真正對自己好?”
孩子們情緒漸漸緩和了一些,族長恍然大悟說到:“叔叔這樣做讓我感覺很不好,但我反而要感謝他,他提醒了我們不要這樣粗魯,真心待人才會有更多朋友!”
孩子們休息了一會,史官繼續看似聊天的提到:“剛才,誰在生氣發脾氣?”
孩子們說:“店老板。”
史官追問大家:“店老板生氣,那是誰錯了?”
“他錯了。”孩子們回答。
“他錯了,與我們有關嗎?”史官緊追不舍問著。
“有關。他提醒我們以后不要這樣發脾氣。”“沒有關系,他生氣是他的錯,我們沒有錯,我們要繼續前進。”“我們走吧。”……信心再次回來了。
曾仕強教授告訴我們,不應該改變的原則,就必須確實遵循;應該改變的方式,就要適時權宜去改變。有所變,有所不變,才能獲得精確定位。
終于,孩子們走街串巷很久后,終于有一位牽著孩子的阿姨主動跟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你們等一下,我想買一瓶。”
阿姨邊買邊回頭對兩三歲的兒子說:“寶貝,這些哥哥很勇敢,不怕苦不怕累,是不是很棒!”聽了媽媽的話,小朋友一臉崇拜地看著這群哥哥們。
誠然,變化經常能令我們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但如果因此而憎恨他,對他避而遠之,那么他將會經常的光顧你,讓我們與機會失之交臂。
倘若學會去擁抱變化,喜歡變化,進而運用變化,那么我們就能更好的抓住機會,抓住事物發展的突破點。
“孩子們,我們現在賣了8瓶,我們可以去買些好吃的啦!”史官寶寶建議道。
“不,老師,只剩4瓶了,我們要在返校前把這些全部賣了。”“我們可以在等車點附近邊賣邊等校車。”
孩子們堅持到上車的最后一分鐘,把12瓶飲料全部售賣,賣了69元。
這意味著1毛錢的白紙升值了690倍!
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再到越挫越勇。
看得出,孩子們開始逐漸適應了“不確定的變化”、“未知的未來”,甚至有點喜歡變化,主動擁抱變化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
惟有識時務者,才能有把握變化之機遇;
惟有真豪杰,才能有擁抱變化之氣魄;
惟有真英雄,才能有運用變化之大手筆。
我們的夏令營活動總是很“神秘莫測”,從不提前劇透。
面對未知、不確定的未來,孩子們開始很“操心”,有擔心、糾結、各種猜測分析、各種打探琢磨。
“老師,我睡哪張床?”
“老師,明天下雨怎么辦?”
“老師,這個網能爬嗎?”
“我們去羅浮山做什么,有好吃的好玩的嗎?”
“要找陌生人說話?人家會不會不理我?萬一很兇呢?”
家族內也是隨時有變化發生。
猶記得上次登羅浮山外出活動時,琦琦追著蝴蝶一聲不吭跑開了。面對突發情況,小伙伴們著急的喊他,他卻聽不見,不管不顧跑遠去,大家只好暫停活動去找他。
變化面前,孩子們無一例外的揪著一顆心。
可是幾天下來,孩子們心理有了微妙變化,掛在嘴邊的話也換了風格:“老師是不是又有神秘任務?快點開始吧。”“明天外出一定有新玩法,好好奇啊。”
今天“瘋狂交換”外出活動時,孩子們一下子被撒在陌生的街道上,族長一聲“集合”令下,琦琦一反常態第一個就位,還招呼著其他小伙伴歸隊。
孩子怎么就變了呢?
原來,琦琦私自行動的那天晚上開家族會議總結時,琦琦就舉手第一個發言了。
他說自己看到族員們冒著大太陽來找自己,沒人抱怨他,所以感到很慚愧。他知道錯了,不會再私自離隊了。
今天,集合整隊時,琦琦還眼尖手快地接回了站錯家族的族員。回到家族后還耐心交代說:“我們大家是一個整體,集體活動要跟緊!”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所謂的穩定都是相對的,暫時的。
我們一起來見證:孩子們如何學習“未來變化”的學問,如何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
“一張白紙升值”的挑戰活動中,琦琦緊跟著哥哥,仔細看哥哥怎么選人、認真聽哥哥怎么溝通。
在第四關挑戰時,他不再猶豫,主動請纓:“族長這次讓我試試吧。我知道了要行鞠躬禮、說謝謝,被拒絕了也沒關系,還要記得謝謝人家給了我機會。”
族長把交換來的一本故事書托給了琦琦,他開始尋找可以交換的人。
在一家商場門前有一個賣天地一號蘋果醋的攤位,琦琦走上前自我介紹道:“叔叔,您好!我們是羅浮國附的學生,我們正在進行一次瘋狂地交換活動。我們想用這本書換您的蘋果醋可以嗎?這是本故事書,您可以自己看也可以送給親戚朋友,里面的故事都很好。”說完就行了一個90度的鞠躬禮。
叔叔問她:“天氣這么熱,你們怎么還做活動呀?”
一旁的族長幫腔說:“我們是想鍛煉一下自己勇敢之心。”
叔叔一聽笑了,不僅讓孩子們一人喝一杯解渴,還要送大家一箱天地一號,孩子們可高興壞了。
簡易、不易、變易,是曾仕強教授講述給我們的《易經》之三義。殊不知,還有隱藏的更重要的:交易。做出合理的交易,屬于正常良好的現象。但是要求融合為一,不必要也不可能。定位就是守分,每一個人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如何悟交易之道呢?
細心的孩子們看見攤位上放著一疊宣傳單,就提議:“叔叔,我們幫您發傳單吧!”
說完,孩子們自發做起了小小推銷員,邀請經過的行人前來了解和品嘗。
大家一下子全放開了,對每位陌生人都彬彬有禮,不一會兒就招攬來很多顧客!
孩子們發完傳單后感慨道:“我們家族與天地一號好有緣啊!因為乾是天,坤是地,甲是第一的意思,所以是天地一號!”
變化無處不在,變化經常能令我們措手不及。
總部的終極挑戰來了:把交換到的物品以高于30元的價錢賣出去。
孩子們還沉浸于興奮中,以為前面的路一定也很順。
“我覺得去餐廳比較好。”“我覺得路人會比較渴。”“我認為還是每一家店都問問。”大家很快達成一致: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見人就問、見店就進。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一家店兩家店連續讓孩子們碰了壁:“出去出去,干什么的?”“走走走,我這里不需要!”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一個孩子突然說:“沒關系,我們先不要把飲料搬進去,人先進去打招呼得到允許了再說。”
大家又重回了一點信心。在下一家餐廳中,孩子們介紹自己:“叔叔,您好!我們是羅浮國附夏令營的學生,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瘋狂的交換活動。我們用一張紙換到了一箱天地一號飲料,我們需要把它賣出去,您需要嗎?”
餐廳老板想了想問道:“你們能賣一瓶嗎?”
機智的琦琦立即拆開包裝箱,拿出一瓶來。成功!
久違的笑容又重回孩子們的臉上,繼續沿街售賣。
當走進一家服裝店時,還沒等孩子們給老板娘做完自我介紹,男老板突然從里屋沖了出來大聲嚷道:“你們是干什么的?立刻給我出去。”邊說邊揮舞著大手,兇巴巴的。
史官寶寶立即站上前去給男老板鞠躬行禮,表示抱歉打擾了。
孩子們跟著史官走了出來,大家一聲不吭,孩子們臉有些僵硬、眼里含著淚花。
史官把大家聚攏起來聊道,“孩子們,叔叔可能遇到了煩心事,也可能我們真的打擾他了。我最佩服的是大家被無禮對待了還能繼續有禮。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有禮的、粗魯的、講理的、不講理的。我們管不了別人,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你喜歡有禮的人還是無禮的人?是有禮的人朋友多還是無禮的人朋友多?怎樣做是真正對自己好?”
孩子們情緒漸漸緩和了一些,族長恍然大悟說到:“叔叔這樣做讓我感覺很不好,但我反而要感謝他,他提醒了我們不要這樣粗魯,真心待人才會有更多朋友!”
孩子們休息了一會,史官繼續看似聊天的提到:“剛才,誰在生氣發脾氣?”
孩子們說:“店老板。”
史官追問大家:“店老板生氣,那是誰錯了?”
“他錯了。”孩子們回答。
“他錯了,與我們有關嗎?”史官緊追不舍問著。
“有關。他提醒我們以后不要這樣發脾氣。”“沒有關系,他生氣是他的錯,我們沒有錯,我們要繼續前進。”“我們走吧。”……信心再次回來了。
曾仕強教授告訴我們,不應該改變的原則,就必須確實遵循;應該改變的方式,就要適時權宜去改變。有所變,有所不變,才能獲得精確定位。
終于,孩子們走街串巷很久后,終于有一位牽著孩子的阿姨主動跟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你們等一下,我想買一瓶。”
阿姨邊買邊回頭對兩三歲的兒子說:“寶貝,這些哥哥很勇敢,不怕苦不怕累,是不是很棒!”聽了媽媽的話,小朋友一臉崇拜地看著這群哥哥們。
誠然,變化經常能令我們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但如果因此而憎恨他,對他避而遠之,那么他將會經常的光顧你,讓我們與機會失之交臂。
倘若學會去擁抱變化,喜歡變化,進而運用變化,那么我們就能更好的抓住機會,抓住事物發展的突破點。
“孩子們,我們現在賣了8瓶,我們可以去買些好吃的啦!”史官寶寶建議道。
“不,老師,只剩4瓶了,我們要在返校前把這些全部賣了。”“我們可以在等車點附近邊賣邊等校車。”
孩子們堅持到上車的最后一分鐘,把12瓶飲料全部售賣,賣了69元。
這意味著1毛錢的白紙升值了690倍!
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再到越挫越勇。
看得出,孩子們開始逐漸適應了“不確定的變化”、“未知的未來”,甚至有點喜歡變化,主動擁抱變化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
惟有識時務者,才能有把握變化之機遇;
惟有真豪杰,才能有擁抱變化之氣魄;
惟有真英雄,才能有運用變化之大手筆。